第104章 回邛都

坏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黄巾当道最新章节!

    第一百零四章回邛都

    秋雨绵绵,仿佛无尽的愁绪,笼罩着整个天地。

    在一间富丽堂皇的长方形大厅,十多人坐在大厅中,静得只能听到外面的雨滴声。过了好一会,一阵颇为无奈的声音传来:

    “蜀郡不是还有两万兵马?为何不能派出去平定天龙贼军?”

    刘璋坐在帅位上,脸上除了无奈就是愤怒。他前几天就已经听说了刘璝的惨事,当时他就气得想横刀立马亲自冲去,找吴乐天报仇,被众手下阻止。这几天为了吴乐天的事,一直在商量对策。李行舟说得不错,刘璋的军师多了打翻船。他自己又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所以到今天,他们都没能商量出一个对付吴乐天的好办法。坐在左首的张修说:

    “主公,蜀郡虽还有两万兵马,这些兵马是留着救急之用。要是搬空了,不说外面的人打进来,一旦又发生叛乱,我益州危矣。”

    法正摇摇头,端起案桌上的一杯热茶喝了一口。要是吴乐天在一定很欣慰,这些敌人的高层也在喝他的天龙茶了:

    “不说全调出去,再调一万兵马,领犍为的三千。再从建宁那边抽些兵去朱提郡,前后夹击天龙军,可保无忧矣。”

    “孝直言之有理,”刘璋虽没有主见,一听能去找吴乐天报仇,绝对支持。在法正下面坐的张松和刘璋完全相反,一听要攻吴乐天,张松很替他考虑:

    “主公,此举万万不可。建宁那边的兵马绝对不能动,那些南蛮虽暂时安静了,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乱来。他们非天龙军可比,一旦生事,我益州将会面临一场大灾难。张大人说得是,蜀郡乃我益州的中心,岂能动这里的兵马?现在犍为那边已支援三千兵马去江阳,加上江阳的几千,江阳那边暂时无碍。待赵将军从巴东得胜归来,再去攻天龙军,此举最为稳妥。”

    张松回来后官职又提升了一截,已成为排名第三位的文官。他去邛都的谈判虽失败了,将吴乐天的马蹄弄来,让包括那些武将也万分惊喜。现在益州全力在打造马蹬,可惜人多嘴杂,比天龙军更守不住秘密,已经被张鲁等一些势力知道。

    围绕攻与不攻,大家再次在刘璋面前争吵起来。刘璋听得满头大汗,大家都说得有理,不知应该听谁的。吵到快吃午饭时,进来一人,看到来人,大家都闭嘴了。

    “朱大人,”刘璋呆呆说了句:

    “你不在江阳守,来这里干什么?”

    来人是朱谊,刘璋问完,朱谊已跪在他面前:

    “主公,江阳丢了。”

    刘璋缓缓站起,没等到他开口,张修问:

    “天龙军攻破江阳了?”

    朱谊点点头,将加工过的故事说出来:

    “刘将军那一万一千兵马中伏被灭,我江阳虽兵少将寡,军民齐心,不少百姓也愿意帮助守城。数千天龙军攻来,下官带五百人和一些百姓死守城池。不想那吴乐天不知搞什么鬼,他竟将一把宝剑吞进肚子里。吓退众百姓,下官见势不可为,只好下令突围。下官在半路上碰到去支援我军的陆将军等人……”

    一个伟大而又悲壮的故事说完,刘璋已是泪留满面,嘶声大喊:

    “举全州之力,给我杀光那些贼军。”

    这个故事也将众将领惹怒了,右边一个身材壮实的壮年男子站起来:

    “许兴愿带五千兵马,夺回江阳,取下吴乐天人头,为陆将军他们报仇。”

    此时谁领命去杀吴乐天,刘璋都会很支持。正要答应,张修说:

    “主公,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万不可因小失大。”

    刘璋虽没有主见,都已快火烧眉头了,他哪还有心思从长计议?

    “今天大家就拿出一个方案出来,无论如何,我也要去攻天龙军那帮贼匪。”

    “主公说得是,再让吴乐天发展下去,我益州危矣。”法正起身说:

    “短短几个月,吴乐天从一县两三千人,发展到如此地步。此人对我军的威胁,已超过了张鲁刘表。趁他现在羽翼未丰,必须将他解决掉。可按我刚才所说,从蜀郡和建宁两地出兵,共同夹击他。”

    张修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同意法正的计划:

    “主公,可遣一人去荆州说服刘表罢兵。主公与刘表同为一宗族人,没必要为了那些叛徒交恶。一旦我们与刘表讲和,巴东那边的兵马就可以腾出来了。让赵将军带兵去对付吴乐天,赵将军身经百战,定能消灭天龙军。另可从蜀郡抽一支兵马辅助,大事可定。”

    这个计划一举两得,现在刘璋已经后悔和刘表开战了,难得作一回主:

    “就按张大人说的办,许大人出使荆州,务必要与刘表讲和。让赵将军早作准备,一旦那边讲和,就让他领兵回来对付吴乐天。到时由许将军从蜀郡率五千兵马支援,杀掉吴乐天者,赏金五千两。”

    ……

    蜀郡那边发生的事,吴乐天一无所知。此时他带着数十骑,风尘仆仆赶回邛都城。

    此时的邛都城,看起来有些面目全非。东北两面的城墙已经撤除,数百个益州军俘虏和一些百姓,正在这里干得热火朝天。一些地方的城墙地基已经打好,能看了一半的新城轮廓。

    扩建出来的城池,比旧城大了至少三倍,东面快扩展到一座山下。北面将一座小山堡也包括在城内。只是烧砖的窑洞就有五六处,各种板车、搭建的便篷随处可见。如此大的工程,在这个时候并不多见。吴乐天的马车还未走到中间,在中间指挥的邓芝和两个小吏迎来:

    “主公回来了。”

    “回来了,大家辛苦了。”能让这些俘虏如此听话,吴乐天十分满意:

    “这次回来,最多待三四天就要走,这里的情况如何?”

    吴乐天原本不想回来,他接到大婚的消息后,决定不去关山寨接亲了,给关山寨的人在这里安排了一座院子,直接在这里结婚,婚结完就快马赶去江阳。就这样他也不放心,生怕听到益州那边大举来进攻的消息。这些事邓芝知道,邓芝早有准备,边走边说:

    “政事主公不用担心,我军在越隽郡很得民心,定莋几县的百姓无一不服。赋税、公粮等事都很顺利。主公的养殖效果显着,今年邛都县不少人都得利了。另五县的一些养殖、种植等产业也在进行。那五县的官员已基本配齐,大半都是当地识字的士子。”

    都是好消息,吴乐天说:

    “今年要将六个县的养殖种植等发展起来,明年一定要让全郡许多人都能获利。另要大力宣传越隽郡的兴盛繁荣,让更多的流民来投。要做好流民的安排,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只有人多,我们才能够兴盛繁荣。这次回来,我任你为越隽郡太守,你辛苦一下,将我军的后院管好。”

    吴乐天准备让韦丰当太守,韦丰老了,论各方面的能力都不足以和邓芝相比。干脆让韦丰只挂军师之名,什么事都可以参预,但不是主管。邓芝可能有心里准备,没有多大反应:

    “主公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管好越隽郡。”

    吴乐天点点头,问出他最关心的事:

    “军事方面如何了?”

    邓芝以前虽不是太守,干的事不少,已相当于半个太守,这些他都知道:

    “因为主公说过不益在越隽招太多的人从军,六县一共只招了六百三十几人。在大风山和新乐县的俘虏,重伤死了一些,一共还有两千五百人。目前还有四百多人在养伤,包括在养伤的人,一共有一千三百多人愿意加入我军。算上招的六百多人,又可组四个曲部。另我军回来治伤的将士,大半已可以归队了,还有一百二十多人在治疗。”

    以后越隽郡是天龙军的根,吴乐天不想招太多人从军,从军的人多了,会影响当地的收益、人口等等。所以他再差兵力,也没为此要招多少人。一下子能多出四个曲部,他已经很满足了:

    “明天一早将没有伤的新人和投过来的益州军,招到操场上编队。我先回去梳洗一下,等会让城中没忙事的人来县衙,我们商量一下。”

    吴乐天的车马来到县衙,这里正有一群人在忙碌。任敏端着一盆水正在冲洗地面,远远就看见吴乐天的马车,一阵咿咿呀呀,没等另几女,先行朝吴乐天的马车跑去。

    “少爷回来了。”张秀大叫一声,和谢春花一起跑向走下马车的吴乐天。吴乐天摸了摸任敏的脑袋:

    “终于将身体长结实些了,以后大家可以多雇些人,不用太忙太累。”

    任敏虽说不成话,心思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十分激动,在吴乐天面前一阵比划。张秀两女跑过来,一人拉着吴乐天一只手。张秀说:

    “我们昨天就以为少爷会回来,后天就是你大婚之日了,怎么今天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