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一次围剿献贼(三)

结交须黄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人在大明有事烧纸最新章节!

    霍丘麻丝集,位于群山丘陵之中,平时也没什么商人来往,如今却是人烟鼎沸,帐篷林立。

    王端拿着千里镜望向对面营地,身穿鸳鸯战袄和布面铁甲的士兵在里面行走,布面甲铜钉金色耀耀,头上的红缨鲜艳,引得王端一阵羡慕。

    将千里镜放下,王端叹了口气,说道:“这黄闯子的兵不错嘛。”

    身旁的袁时中谨慎说道:“黄得功是一员猛将,营内精兵多来自辽东和京师,实力自然非南兵可比。”

    “你见过他?”

    “没有,卑职也只是听说。”袁时中又说道,“黄得功之所以被称作黄闯子,是因为他作战勇猛,每战都拼杀在前,不避锋失。也因为这样他多次受伤,听说脸上还中过箭。”

    右营的王一龙来报:“花马刘来了。”

    王端举起千里镜察看,见一队骑兵慢慢走近麻丝集。三角纛旗下,一将身骑花马,向山上看来。

    刘良佐身后有数百外罩扎甲、内穿红袄的精骑,胯下战马也披着披甲。他们或持三眼铳,或持铁鞭、铁骨朵,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必是刘良佐的家丁。”

    家丁后面的骑兵多穿红色布面甲,气势上略逊前者一些。

    刘军每五骑一列,战马收尾相接,三千人绵延数里,远远看去,红缨攒动,如一条红色的河流。

    花马刘刘良佐,大同军户出身,累功至总兵。刘良佐身材高大肥壮,身披重甲,如孝陵前石雕武将一样。等他走进,王端发现他面色黝黑,皮肤粗糙,但却有一双丹凤眼,右眉有一颗黑痣。

    据说右眉有黑痣的人多艳遇,用情不一。

    那花马刘抬头,也看到了在土丘上扎营的保安军将士,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除了高头大马、精钢板甲,最让他震惊的是那面公会会旗。

    蓝底大旗上的红色五角星煞是引人瞩目。

    中国古代并非没有五角星,其实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五角星刻画在陶器、玉器上,只是一直不流行罢了。

    刘良佐看到了在营门外站着的王端,四目相对,脸上同时扬起笑容,微微点头示意。

    刘良佐问先一步来到的属下,“那个人是谁?”

    “是雎州卫奋勇营的指挥使王端,是个副将。”

    “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没想到这么年轻!”

    那属下笑道:“只有十八岁哩,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招了这么多精兵。”

    刘良佐又看向黄得功勇卫营营地,问道:“黄闯子带了多少人来?”

    “三千骑兵。”

    “奋勇营呢?”

    “三千骑兵,一千步兵。”

    “加上咱们的三千骑兵就是一万人了。”

    刘良佐安排将士们在麻丝集南面择地扎营,随后前去拜会黄得功。

    这一战由王端发起,却是由资格最老的黄得功任统领。

    黄得功和刘良佐是老相识了,自在辽东抵抗东虏时就认识。后两人又分别入关剿贼,最后在安庐相会,一起镇压革左五营和张献忠。

    “这王端什么来头?”刘良佐接过黄得功手下递过来的酒杯,一饮而尽。

    黄得功长得和刘良佐身材相似,脸上有箭伤,满脸横肉,凶神恶煞一般。

    “谁知道。”黄得功为刘良佐满上,“马总督倒是信他。这次命你我和奋勇营一道出兵,听说连粮草都是那王端垫付的。”

    “怪哉。这王端和张献忠有仇?”

    “这谁知道。不过马总督立功心切,又有银子可拿,自然愿意驱使咱们卖力!”

    “这么说王小子才是雇主了?”

    “哈哈哈!”黄得功被刘良佐逗乐了。

    “黄兄,可请王端来过?”刘良佐问道。

    “还没有。我正等你来了先商量好,然后再会会他。”

    “怎么说?”

    “我是拿不准这王端要干什么。来之前马总督也说过,万事要小心,千万别着了道!”

    刘良佐轻抚酒杯,缕清其中的关联,说道:“看来马总督也不是很信任这人啊!”

    “这王端现在占据固始、息县一带,和光州的丁启睿、汝宁的杨文岳勾搭在一起。突然要和咱们一起攻打张献忠,这里面肯定有事!”

    “黄兄准备怎么做?”

    黄得功将酒杯放下,说道:“我思虑良久,这仗要打。怎么打,必须提前商量好。出兵后咱们三家分开走,让奋勇营在前面,咱们在后面跟着。咱们两个也要提前商量好,我如果遇敌,你就驻兵不进,先看清局势,防止奋勇营倒戈。如果是你,你也这样!”

    当夜在黄得功营中设宴,王端赴宴,三人正式认识。

    三人依次坐定,黄得功大手一拍,士兵们将酒菜端了上来,屏风后面响起琵琶声。

    王端心中震动,没想到黄得功打仗还带着乐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琵琶声歇。

    黄得功看了刘良佐一眼,刘良佐看向王端,问道:“王兄弟。我和黄兄算是多年兄弟了,与你却不甚熟悉。虽是早闻大名,今日才得一见,果然英雄少年。”

    “两位大哥过奖了,”王端故作谦虚说道,“两位是东南柱石,我还差得远哩!”

    刘良佐摆手说道:“不敢当。别看我俩作战多年,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起而应对。哪像你老弟,主动进击,先追五营,现在又翻山越岭来打张献忠。老弟这样的才是忠心王事,我们两个比不得!”

    “就是。哈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和张献忠有仇哩!”

    听了黄得功半开玩笑的话,王端大义凛然道:“我与献贼无私仇。献贼在凤阳烧毁皇陵,实在是十恶不赦。天下臣民无不想吃其肉剥其皮,将他挫骨扬灰。”

    王端知道这两人要探口风,他先讲了一番大道理,又说道:“弟屯驻光固,而献贼蹿迹英霍,如在腹背,使我寝食难安。便上报马总督,由他老人家居中运筹,两位大哥带着小弟我一起千里决胜。誓灭献贼,上报皇恩,下安黎民!”

    一番话说出来,两人不由得心生钦佩,没想到他还是个胸有锦绣的儒将。王端也是心里七上八下,暗道,自己这些天没白读书!

    刘良佐双手举杯,“老弟有此豪情志向,某家佩服。”

    “来来来,咱们再干一杯!”黄得功一饮而尽。

    王端虽不熟悉明末历史,但也知道两人兵强马壮,在安庐作战多年,所以才请两人一同出兵。

    但王端的目的不是要剿灭张献忠,而是尽快将他赶到四川!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原来是王端担心张献忠一直停留在大别山区,一旦李自成自北边来攻打保安军,他害怕张献忠从后方插刀!所以就想着先赶走张献忠。

    王端心道,张献忠是怎么回事,放着四川不去攻取,一直在穷山沟里耗着,到底是几个意思?

    王端说道:“我也联络了在麻城的湖广巡抚,咱们三路夹攻,他张献忠插翅难飞!”

    王端并没有真的联络湖广方面,因为他的计划是赶张献忠西走。

    黄、刘两人对视一眼,刘良佐说道:“王兄弟三面张网,似乎南面还却一旅,不如由我军堵住南面。”

    “也好。”

    酒宴结束,王端回营,路上凉风一吹,酒劲儿上来了。

    “这低度酒后劲儿就是大!”

    自有人去安排军医熬醒酒汤。

    王一龙、袁时中、王忠等人一起过来。王端摸着发麻的额头说道:“黄得功、刘良佐俩人鬼点子不少,但也不用担心他们背后捣鬼,最多就是磨洋工不出力。”

    他又将刘良佐分兵走南路一事说给众人听了。

    王忠说道:“俺已经找商人问过了,献贼在天峡山扎营。从这里到天峡山有一条官道,适合骑兵行军,还有一条小路,适合步兵走。”

    王端强打起精神说道:“三千骑兵和黄得功的三千骑兵走大路,一千步兵走小路吧。袁大哥和我一起带着骑兵走,一龙带着步兵走。”

    “今夜早点休息吧。”

    酒劲儿上来,王端一夜没睡好,第二天起得晚。走出帐篷,发现大家都已经收拾好,黄得功正等着保安军打头阵哩!

    “艹!”

    保安军两路起行,袁时中在前领队,王端走在阵后,和黄得功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

    走了半天路,驻马休息时,王端听到雇来领路的商人说道:“你说八大王坏,俺说八大王够仁义了,没一次少给钱的。”

    另一个行商说道:“可他太好杀人了。俺亲眼见过他发火!”

    王端听了有些疑惑,他在网上也听说过张献忠屠川,也想弄清楚张献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问那个行商,“张献忠发火会干什么?”

    行商比划道:“眼珠子通红,胡须乱跳,说杀谁就杀谁!”

    另个商人嘟囔道:“那八大王连自己的女人都杀!”

    “可不是。官军追得急,张献忠便把自己的妻儿都杀了。听说都不止一次了。”

    商人笑道:“女人嘛,只有还活着就不缺!”

    连自己的妻儿都杀?王端吓了一跳。

    又问道:“张献忠屠城吗?”

    行商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都屠城。大人的军队不屠城?”

    王端摇头。

    另一个商人拉了拉行商,示意不要再说了。

    王端又问道:“你们干这行不怕官府追责?”

    “怕,可咱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太平时节俺只是个小货郎,乱世来了就干起了这个。有时候为流贼传递情报,有时候为官军带路。”

    “那张献忠他们除了打仗以外,种地吗?”王端更关心张献忠有没有建立根据地的意识,

    “也种。他们军营中什么人都有,有些被卷入军队的农夫闲下来也种地。军中有各种手艺人,除了打造兵器,什么活都能干!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认为再也不用流动了,就想着造房子、种地,想着安定下来。”

    行商脸色悲悯,又说道:“哪能如意呢。八大王一声令下,所有的东西都要毁弃,所有人都要跟着走。可再换一个地方,这些人又满心欢喜地开始造房子、种地了,最后都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