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举荐册封

格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权唐最新章节!

    李亨微微一笑:“只是什么?之巽,你且坦诚直言,朕听着。”

    “陛下,这士子孔晟年方少年,能有如此才学,倒也不俗。只是这长恨歌妄言太上皇宫闱之事,不论才情如何,都大为狂悖。而且,请都金陵表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在臣看来,完全是少年狂妄,不足为道。”杜鸿渐凝声道:“陛下,当前,朝廷最重要的是平息叛乱,至于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士子,暂时不必放在心上。他若是有才,日后朝廷恢复科举取士,必能脱颖而出。”

    若是孔晟能听见杜鸿渐的这番话,保准要被气死。他煞费苦心、机缘巧合之下才换来了司马承祯和郭子仪的举荐,若是要坏在了杜鸿渐的手里……岂不可叹?

    其实站在杜鸿渐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番判断也不是没有道理,当前乱世,更重要的是平叛收复中原,这种巧言令色投机取巧的少年士子,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啊。

    李亨轻叹一声。

    郭子仪的奏表他都看了,引起他关注的不是请都金陵表,也不是孔晟的诗才,而是那首长恨歌。对于老皇帝李隆基和杨贵妃的那点烂事,他一向心怀非议,民间士子这种嘲弄戏说李隆基感情的诗歌,读来让他的心态非常复杂。

    可有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在李亨看来,若是这样的诗歌能传遍天下,极容易占领舆论导向,给自己的自立为帝正名——既然老皇帝要美人不要江山,导致了国破家亡,作为当朝太子临危而起拯救家国天下,岂不是无比的正义凛然?!

    但他这样的小心思又不能公开说出口来,否则必遭朝臣、百姓嗤笑,败坏新皇伟光正的良好形象。

    还有一点,在李亨看来比较重要。他要平叛,必须要倚重郭子仪这些乱世名将,不管孔晟此人如何,郭子仪既然亲自举荐上表,他觉得都有必要给郭子仪一个面子。

    只是杜鸿渐也是拥立大臣,他的意见李亨又不能不听。他现在帝位不稳,若是寒了这些大臣的心,将来又何以问鼎天下、返回他做梦都想回去的长安城呢?

    李亨本就是优柔寡断的人,心里就算有了决定,但听了杜鸿渐的反对之声,又开始拿不定主意了。

    李辅国丑陋不堪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作为近臣,尤其是当红受宠的近臣,大太监李辅国对杜鸿渐这些外臣打心眼里看不起,认为这些人空谈误国,整日里就是喋喋不休、卖弄口舌之利、营运政治权力,远不如郭子仪那些冲锋陷阵的武将有靠头。

    一念及此,李辅国突然一抱拳:“陛下,奴婢的看法倒是与杜大人不同。”

    李亨皱眉扫了李辅国一眼:“辅国啊,你有何看法?”

    李辅国微笑道:“陛下,奴婢也听说过这个江南士子孔晟,他是孔门大儒嫡传,其祖、父都曾在朝为官,也算是名门之后。奴婢听闻他还是白云子道长的外门弟子,能文能武,据说还天生一身神力,颇有当年卫怀王玄霸之风。”

    李亨讶然:“辅国,你这些消息是打哪来的?白云子?可是当年那出入长安的上清掌门司马承祯?”

    “陛下,正是。奴婢这些消息从军中得来,司马承祯已到郭汾阳军中助朝廷平叛。士子孔晟的诗文和请都金陵表,就是司马承祯向郭汾阳转呈的。”李辅国躬身一礼:“陛下,目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既然有江南士子心怀家国天下,朝廷岂能漠视待之?此其一。”

    “司马承祯乃是道行深不可测的高人,他的弟子不会是等闲之辈。另外,郭汾阳的举荐更不可小视,朝廷应重视和相信郭汾阳的识人之明。此其二。”

    “两相权衡,奴婢窃以为,朝廷应该大张旗鼓下诏册封孔晟官职,同时诏令天下,褒扬他赶赴国难为朝廷效力的壮士风骨。”

    杜鸿渐在台下听着李辅国侃侃而谈,眉头紧蹙,嘴角上挑,他有心要反驳,又担心会跟这名新皇跟前的当红大太监结上仇怨——为了一个不知名的江南少年郎,跟皇帝身边的人生出嫌隙来,殊为不智。

    李辅国这番话真是说到李亨心坎里去了,很得他的心意。国难当头,用人之际,封个微不足道的官职让人为小朝廷卖命,还能感召天下人纷至沓来为李唐皇室赴汤蹈火,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不亏的。

    只是李亨还是顾及到杜鸿渐的面子,转头望向了杜鸿渐,温和道:“之巽,朕倒是觉得辅国的话还有几分道理,你意下如何?”

    杜鸿渐很不以为然,但他是一个心机深沉之人,见皇帝和李辅国似乎早就“串通一气”、达成了共识,他若是当面坚持反对,不仅要得罪李辅国还要惹得皇帝不快。可杜鸿渐是清高之人,要让他作违心而论,又过不去自己心里这道坎。

    他斟酌着自己的言辞,正在这时,黄门小太监来报:“启禀陛下,李先生求见。”

    李亨挥挥手,笑道:“请!”

    李辅国注意到皇帝用了一个请字而不是宣,眉头一簇,却默默垂下头去。

    杜鸿渐大喜,这所谓的“李先生”就是李泌了。这李泌可是这个时代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频繁出没朝堂与山野之间的著名隐士和政治家。早在玄宗皇帝年间,他就被召入宫待诏翰林,为东宫属言。后为杨国忠所忌,才归隐名山。

    安禄山叛乱,李亨灵武登基再次召李泌为官,但李泌坚决不受,只同意以客卿身份参谋军事。李亨由此非常敬重他,便以“先生”称之。

    李泌与杜鸿渐私交甚笃,杜鸿渐心道,这事还是由刚正不阿、置身官场之外的李泌出头说话比较妥当,自己为人臣子,不宜得罪皇帝和皇帝身边的红人。

    李泌一身白衣,颌下长须飘飘,竟然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气。他缓步而入,望着李亨深拜了下去:“山人李泌,拜见吾皇陛下!”

    李亨微微一笑,起身来虚虚一扶:“先生无需多礼,来人,看座。”

    李泌这才扭头走到一侧,向杜鸿渐微微拱手:“杜兄!”

    “先生!”杜鸿渐深深还礼。皇帝都叫先生,他怎敢直呼其名。

    李泌趺坐在下,抱拳拱手道:“陛下,山人此来,是受人之托,为陛下举荐人才来了。”

    李亨哦了一声:“先生请讲。”

    “山人半月前在郭汾阳军中遇上上清司马宗师,司马言之,他在江南收一俗门弟子,诗才绝世,又天生一身神力,允文允武,是天下间罕见的英雄少年郎……更难能可贵者,此子心怀大志、忧国忧民,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山人以为,陛下当下诏册封此子为官,以号召天下士子慷慨奔赴国难,为朝廷效力、匡扶社稷江山。”

    李泌的话让杜鸿渐听了眉头暗皱。李泌此来,竟然是为了举荐江南士子孔晟的!看来,司马承祯为了此子的前途不遗余力啊,不惜说动郭子仪和李泌两人连番举荐,由此看来,这小厮莫非还真有些本事?

    李亨微微一笑:“先生举荐者,莫非是江南孔门之后孔晟?”

    李泌嗯了一声:“正是。陛下,此子的诗文,山人一一读过,文采横溢、胸有块垒、见识过人,对于此等人才,朝廷不可错过。”

    李亨点了点头,有李泌支持,他就没有必要再矫情什么了,就顺势挥挥手:“方才朕与之巽也在讨论此事,既然先生也举荐,说明此子必有过人之处。朕有意册封此子为官,但不知何等职位妥当,之巽,你且说说看。”

    杜鸿渐长出了一口气,他眼见的余光从沉静从容的李泌身上划过,又慢慢落在一脸阴鸷的太监李辅国脸上,他起身来向皇帝深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