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朱棣的登基贺礼

香烟证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长生门:从大明开始最新章节!

    “什么?我爹出海了?”

    御书房一身太子冕服的朱棣此时30出头,监国1年多,威严日盛。

    “太子殿下,您别担心,皇爷他是随陆先生一道出去的,同行的还有二虎统领。”

    朱棣长舒了一口气,跟随陆长生出行,安全自然无虞。

    “太子殿下,皇爷要您择吉日登基!”

    朱棣狂翻白眼,这都什么事啊~

    好在朱棣这些年办的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带动了大明兴盛,尤其是遍地开花的皇家银行,朝中守旧派早已销声匿迹,当消息传出后,朝臣们欢欣鼓舞,当即就敲定了日子。

    洪武26年10月1日,三请三让的朱棣在应天府登基,遥尊朱元璋为‘洪福齐天太上皇’。

    藩王集团当日宣布,火车货运降价1成,天下盐价降低2成!

    南车北车,南卡北卡等最早的一批巨型集团纷纷降价,以示对新皇的支持。

    大明四方振奋,普天同庆。

    朱棣登基后的第一场朝会便宣布了勋贵武备集团的成立,将勋贵划归四波,分别成立大明东武集团,大明西武集团,大明南武集团,大明北武集团。

    朱棣还将原本朝廷直辖的兵仗局全部资产平均分给了四家,并作为担保人,给各家借贷500万两白银。

    至此大明武勋之家再无耕地。

    正当各家一筹莫展时,一则消息仿佛给他们注入了强心剂。

    10月21日,浩浩荡荡的车马来到镇江入海口———陆长生送来的铁甲舰到了!

    兹事体大,李中正亲自押送。

    “草民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水手在李中正的带领下在岸边跪地迎驾。

    朱棣身后跟了蓝玉等一众勋贵,

    “平身!”

    “谢皇上~”

    江海汇流之地,哪里像船,分明是一条近4丈宽,8丈长的一截平整水泥路,低趴在湍急的水面上,纹丝不动。

    整条路面上,除了居中位置有一架炮身长达4丈的巨大炮台,其余不过是尾端建了一栋四方形、3丈高的双层小楼,除此光洁溜溜。

    不待李中正介绍,众人已是议论开了,

    “这船好生独特,整个甲板竟如平地一般~”

    “什么平地,什么甲板,这分明就是一方大校场啊!”

    “嘶,那居中的炮也忒大了些吧,怕是得有4丈长,这特娘的一炮下去还了得?”

    朱棣笑问李中正,

    “朕那陆老弟怎么个说法?”

    “回皇上,东家数月前从倭国带回7艘渔船和一艘此舰,临行时曾交代,封存此舰,嘱托草民直至新皇登基,便当作贺礼送来京城。只怪咱们威海偏僻,收到的消息晚了些,所以没有赶上您的登基大典,还请皇上恕罪!”

    “哈哈哈哈,朕这陆老弟还真是有心了!如此看来,此舰虽不如他那长生号宽大,但必有玄机,走,众爱卿随朕登船一观!”

    徐辉祖的水师早备好了驳船,不多时朱棣与20多位勋贵齐齐登上了铁甲舰。

    “嚯!”

    众人初登便齐齐惊呼,

    “竟然是真的钢铁之舰呐!”

    “是啊,这脚感与铁包木的长生号完全不同!”

    李中正介绍道,

    “陛下,诸位大人,此舰长8丈,船身自下而上最窄不足1丈,最宽3丈,甲板却有4丈宽,采用喷水推进法,比咱们的蒸汽渔船快了一倍不止,但吃水深度近4丈,所以小人也不敢保证能在江中顺利航行,只好停靠在此。”

    蓝玉莽撞插话道,

    “你先说说这舰当真是全铁打造?”

    李中正一拱手,

    “回这位大人,正是全铁打造!”

    “哈哈哈哈,真正的铁甲舰呐,这特娘的火炮也打不烂吧!”

    蓝玉笑的肆意妄为。

    徐辉祖喃喃自语,

    “精铁打造的船居然真能稳稳漂浮在水上,陆先生真乃神人也!”

    朱棣脸上洋溢不住喜色,笑问李中正,

    “朕那老弟可说了其中关窍?”

    朱棣怕自己与一帮糙汉,即便看个完整也明白不了其中玄奥,干脆发问。

    李中正如实道,

    “陛下,草民是一知半解,东家只说待陛下下令研究此船一二十年,届时正好可以让大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朱棣一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而如今的大明确实已经在朝那个方向努力了。

    陆长生居然把第二次革新的道路都给他们送来了!

    朱棣想到什么,眼前一亮急切道,

    “此舰可是有电?”

    李中正难得露出傲娇的神情,

    “回陛下,此舰确实有风吹不灭,夜间亮如白昼的电灯!”

    “快,快带路!”

    众人呼啦啦进入舰楼,伴随脚下传来的轰鸣声,在屋顶位置果然有玻璃制成的球状灯泡,此时处于白天,呈现昏黄色,并不感觉有多亮。

    随着众人下了船舱,这才知道所谓灯泡的亮度,虽不能说亮如白昼,但也能照的分毫毕现。

    “好东西啊,这玻璃居然还能制出如此神奇的电灯!”

    “……”

    “这就是陆老弟曾说过的电啊,而且只是无数用途中的一种!”

    朱棣兴奋中带着强烈的憧憬,喃喃自语。

    武备库没有实物,只有从燧发枪开始的各种草图与研究方向,理念,火药的科学配比与颗粒化等等,甚至合金钢的各种含碳量等等都有描述,这是陆长生留给武备集团的一份大礼。

    唯独少了只有陆长生一人知晓的雷爆银制作!

    陆长生觉得还不到时候。

    待众人从轰鸣的机房出来时,个个激动溢于言表。

    回到甲板上,众人又对巨炮产生了浓厚兴趣。

    “陛下,诸位大人,此炮为空气炮,以高压空气作为推力,经过这长长的炮身,可以将炮弹弹射出数里远,东家特意说过,此炮不具有长期性的研究意义,只是用作火药类枪炮发展到新高度之前的过渡产物,更适合民间渔船用来自保。”

    朱棣笑了,

    “朕懂了,陆老弟这是在告诉朕,待火炮有了长足进步后,此空气炮技术便可以大力应用在渔船、商船之上,以便他们在远航中得以自保!”

    “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徐辉祖道,

    “陛下,臣以为陆先生这是在将火药与空气武备区分开来,火药类更犀利,自然归朝廷军备所用,但民间打猎、自保等便可以采用空气类武备。”

    众人齐齐若有所思。

    朱棣更熟悉陆长生,再有天下广为流传手持气枪的长生门徒,哪里还不清楚陆长生的真正用意,只是心中还有隐忧,正如朱元璋起初担心的那样,人人有武器,这天下岂不乱套了?

    ‘罢了,待哪日见上一面,当面问个透彻吧!’

    “徐辉祖!”

    “臣在!”

    “着你京营水师保驾护航,务必要将此铁甲舰带入江心洲,哪怕是清淤、生拉硬拽,也在所不惜!”

    江心洲是毗邻京城长江中的一处小岛,长宽也就数里。

    “臣遵旨!”

    “着你东南西北武备集团,各自派一支大匠研发团队进驻江心洲,朕给你们10年时间研究探索,各家能研究出什么,那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一众武勋齐齐大喜,纷纷拜谢。

    “藩王集团,四大车厂,也会各派一支研究组进入,不过他们方向与你们不同,各自莫要生出嫌隙。”

    “臣等明白!”

    李中正待众人起身后,这才壮了壮胆嗫嚅道,

    “陛下,东家说柴油机燃料如今用的是鲸鱼油,实在勉强,他说您知道该用什么~”

    “哈哈,陆老弟小觑朕不是,何须他提醒,早有人在尝试提炼了,不过当地人更喜欢用猛火油称呼而已!”

    “东家还说安南等地盛产橡胶,那是提高车辆速度与舒适性的不二法门,不过他自己也不会,只能仰仗陛下睿智~”

    朱棣一拍脑门,

    “差点忘了这茬!”

    “蓝玉!”

    “臣在!”

    “命五军都督府备战,朕要亲征安南!”

    众将齐齐愕然,蓝玉嘴角抽搐,

    征安南可以,但轮得到您亲征么?

    秦王、晋王早等的嗷嗷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