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国公变海盗

香烟证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长生门:从大明开始最新章节!

    是夜。

    夜光朦胧,朱棣与陆长生并肩在长生号船头眺望黑漆漆的水面。

    “一别四年,陆老弟依旧如当日初见。”

    “朱棣老哥愈发成熟了,看来老朱没少给你分摊政务压力。”

    “你还怨父皇吗?”

    “怎么会,换位思考,老朱并未做错,大概率你在那个位置,也得这么干!委屈一人,换皇权安稳,天下兴盛,没有帝王会拒绝。”

    朱棣点头,

    “老弟说的不错,原本我对父皇当初的决定与大哥一样持反对意见。”

    “可今日登船,看到那气枪的威力后,我才明白父皇的苦衷。”

    “老弟不但有治国良方,更有如此叫人忌惮的武备,无怪父皇不同意你离去,一旦脱离掌控,正如你所说,换谁在那个位置上都要夙夜难寐。”

    陆长生耸耸肩,

    “矫情的是陆某,既想兼济天下,又想逍遥自在,也只能难为老朱他魂牵梦绕了。”

    朱棣嘴角抽搐,他老爹可不是对陆长生魂牵梦绕嘛!

    打不得,骂不得,还得日夜担心着陆长生会翻脸。

    长叹一口气,好在这位陆老弟并未改变初衷。

    “关于你那长生门,可以说说吗?”

    陆长生揶揄道,

    “是老朱放心不下吧?”

    朱棣苦笑点头。

    “想要一个国家真正好起来,上面的制度自然是极为重要的,”

    陆长生说完这半句,转头正面朱棣,继续侃侃而谈,

    “陆某推动了皇位继承制度,能为天下选出优秀的皇帝;”

    “推动藩王集团,既解决藩王拥兵自重,藩王在封地与百姓抢夺生存空间,藩王吃空国库的三大弊病,又可为国家建设遇到的重大项目找到了承建方。”

    “新兵制不但解决了皇帝最担心的兵权旁落,其中退役制又能让皇权直达乡间,更是给朝堂取士增添了途径,避免了士大夫一家独大。”

    “皇家银行帮助朝廷中枢掌控了大明经济;商税看似在从大明商人身上割肉,实则是改善了真正合法商人的生存空间,也唯有如此,商业才能兴盛,从而保证国库收入,对大明各地基础建设带来便利;长生医院大行天下后,可辅助人口稳定增长,病有所医,更避免许多疫病带来的灾难。”

    “至于武备研究制造与开海相辅相成,没有强有力的武备,如何在海外站稳,分润那巨大的利益?此番老朱也算是见识到西洋人甚至倭人的实力与野心,若是还指望着太监们能把兵仗局发扬光大,那便随他去吧!”

    说到这,陆长生拱了拱手笑道,

    “反正还有你这位永乐大帝托底,只要保证蒸汽机之类的技术不让外族得逞,待你上位再实施,也是来得及的。”

    朱棣并不反驳,内心却更重视起了技术保护,西洋人已有坚船利炮,若是再让他们得了蒸汽机,那还了得?!

    但此刻内心更想知道的是陆长生那长生门,陆长生一人已经够可怕,若身后还有个庞大势力,这江山还是朱家江山吗?

    所以朱棣并未在此刻插话。

    “我重复这些只是想告诉朱棣老哥你,对于国策相关的,老弟我已经黔驴技穷了!”

    “但下面呢?”

    陆长生此时满脸郑重,

    “一个县令他身后有着一帮亲朋好友,更有一些拿利益攀关系之辈,这些人在县令的羽翼下,仗势欺人,为所欲为,大恶小恶不断!”

    “我们说个最浅显的例子,朱棣老哥一心为国,可你王府里一个负责采买的奴仆,他走出去面对平民时又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咱们只说轻的,他一个不高兴,朝小摊贩甩上两个耳光,那摊贩又能如何?”

    “咱们换位思考,若你,我是那个摊贩,心里会如何作想?”

    朱棣陷入了深思,仗势欺人此乃人之天性,便是律法再严苛,对于这等无辜辱骂,打耳光的行为,官不举,民又何敢言告?

    可大大小心有权有势之人遍及天下,而他们的亲朋好友管家奴仆又何其多也?

    他们中哪怕只有半数如此,这看似天下太平兴盛的大明,还是那个人人认可的大明吗?

    好半晌朱棣苦笑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果真是有道理的!”

    “我皇家与朝堂想着的只是如何兴,却还是忽略了兴盛背后百姓依然有百姓的苦楚。”

    陆长生点头,

    “在陆某眼里,所谓的百姓过好日子,不仅仅是吃的饱,穿的暖。”

    “穿的暖,以大明如今飞速发展的工业,过不了几年,必定能实现。”

    朱棣点头,确实如此,如今的纺织效率翻了数倍,连丝绸的价格都肉眼可见的速度下跌,百姓人人能穿体面衣服的日子不会太远。

    “吃的饱那就更简单了,一方面如今的大地主们大多将贪婪屯田的视线,转向了工业,那些真正无一技之长的本分农民,耕地会越来越多。”

    “美洲的土豆等亩产极高的作物,迟早要被拿回来,届时即便人口增长,依然无惧!”

    “而草原畜牧业,以及我推动的捕鱼业,迟早会将百姓从吃饱的基础推向能随时吃肉的日子。”

    朱棣再度点头,草原那边已经在建设当中,而威海的捕鱼业锦衣卫早有传报。

    陆长生摊摊手,

    “如此,百姓缺的便是如何避免被恶人欺辱!”

    “法律的不断完善,各地执法机构不断健全,是保障和谐国度的必要手段,甚至细化到被莫名其妙甩了一耳光,至少有讨个公道的朝廷机构。”

    “此事看似小却很重要,标哥的教化天下正在开启百姓民智,届时百姓不再如牛羊般任人欺辱,若是这样的欺辱还处处存在,人们只会怪你皇帝,怪你朝廷不公。”

    “这才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皇帝明知士大夫居心叵测,却依旧坚持愚民政策的原因。”

    “百姓若人人知书达理,一旦处处有被权势欺辱的风闻,届时根本不用等历朝历代饿殍偏野才揭竿造反!”

    朱棣瞳孔骤缩,脊背发冷。

    陆长生将其的变化尽收眼底,笑道,

    “所以啊,得早早准备,等民智全开,再想在一片谩骂中完善律法,怕是要手忙脚乱咯!”

    “当百姓吃饱穿暖,得了教化,对皇帝对朝廷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不处处为天下发展,为百姓福祉考虑的昏聩之君,势必要被谩骂不止,甚至改朝换代也是平常。”

    朱棣回过神来冷声道,

    “所以陆老弟包括在应天府做的那些,从来就不是为朱家计,而是为万民计,可对?”

    陆长生直言不讳,

    “是!”

    “若想一直抱着天下唯我独尊,予取予夺的老旧思想,天下再兴盛,你朱家也是走不远的。”

    “我长生门徒如今做的正是四处惩奸除恶之事,就是要让这躲在权势保护伞下的恶念丛生者不敢为恶,让他们时不时听到某某恶棍又死的悄无声息!”

    朱棣得到了答案,松了口气的同时笑道,

    “亦如你当初炮轰李文忠府邸,整个应天府纨绔纷纷收敛?”

    陆长生又回想起了那晚亲自放的三发迫击炮,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正是如此!”

    “本该我陆长生仗剑天下,专杀恶徒,无奈这天下太大,坏人太多,我只能培养一些饱受欺凌的孤苦徒儿,让他们代我去做这事。”

    朱棣嘴角抽搐,几年前山东广为流传的长生门,沉寂数年,这回真的要遍及天下咯!

    不过倒是帮了朝廷的大忙,毕竟朝廷惩治罪恶还得弯弯绕绕讲证据,而那些被庇护的想要篡改罪证并非难事。

    “如此我倒是好与父皇回报了!”

    “完善律法方面待我回去会谏言父皇,尽快实施,你说的对,那些仗势欺人之辈,最是需要严惩一番的,否则真要印证了兴百姓苦的禅语。”

    陆长生满脸认真道,

    “朱兄,你一定会是个亘古未有的好皇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棣在月光下豪情万丈,

    “我朱棣必不辜负老弟期许!”

    恰此时,瘦猴在舰楼顶上兴奋大呼,

    “东家,亮了,亮了……”

    此时水面上起了薄雾,视线模糊,陆长生与朱棣齐齐眺望远方,果然有一艘船已经亮起了信号。

    二人正观望间,又亮起了一艘…

    此后不足半个时辰的功夫,10道朦胧光点先后亮起,并正缓慢朝这边靠近。

    朱棣与陆长生聊了大半夜才各自睡下。

    翌日,朝阳初升,长生号借出去的50名水手尽数回归,不过其中有5-6人身负轻伤,细问之下得知,这些被水师们保护严实的狙击手,分明是自己不小心磕碰摔着了。

    大清早甲板上惹出阵阵欢笑。

    蓝玉,徐辉祖等一众参与登船厮杀的将领此刻欢聚在长生号舰楼里,喝着鲜美的海鲜粥,一个个吹嘘着昨夜的威武事迹,好不热闹。

    陆长生坚持做完早练,这才一头汗水加入其中。

    “哎呀,陆老弟你是不知,哥哥我昨日过五关斩六将,那是一路杀穿到甲板之下…”

    蓝玉见陆长生进来,当即吹嘘起来,陆长生笑着打断,

    “诸位没将人尽数杀了吧?”

    平日刻板惯了的徐辉祖此时也是满脸笑容,

    “陆先生放心,只杀了反抗之徒,不过剩下的多是一些黑奴而已!”

    蓝玉插话道,

    “老弟莫担心,小琉球,吕宋,琼州,不但他们的据点已被我们掌握,就是朝中与地方上一些勾结他们的家族咱们如今也一清二楚!”

    “不过主动找上他们的那什么白莲教,倒是仍没有盘问出有用的线索。”

    陆长生笑问朱棣,

    “燕王打算如何处理?”

    众人齐齐一静,没人嫌功劳,好处多的,那些据点还有不少武备,船只以及大量的金银等着他们,哪怕是蓝玉一行水师编外人员,也想分润一份好处。

    那么代表皇帝的燕王接下来如何发号施令,大家尤为关心。

    朱棣也有些拿捏不好,毕竟这几处目前都不属于大明领土,缴获这些来大明作乱的舰船朝廷理由充足,但再跑去别人的地盘抢夺,那就真正挑起了多国战事!

    而最让朱棣伤脑筋的是,大明各项发展蒸蒸日上,唯独武备一块原地踏步,根本支撑不起同时与多国宣战的野望!

    于是将此中为难之处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众人齐齐沉默,朱棣之言确有道理。

    但别人能到咱们地盘兴风作浪,自己却报复不得的憋屈感,让一众武将齐齐心里不舒服,包括朱棣自己也是军武出身。

    但他如今的格局,是要站在大明国家的立场上全盘思考,不可能行冲动之举。

    陆长生摇头轻笑。

    众人纷纷聚焦,

    “老弟可是有万全之策?”

    蓝玉比徐辉祖还急切。

    陆长生吐出两个字,

    “海盗!”

    众人没一个笨的,齐齐双眼发亮。

    “妙啊!”

    “咱们只要不亮旗帜,不穿盔戴甲,乘着缴来的船,那还不为所欲为?”

    “哈哈哈哈,好,好,好一个海盗,蓝某纵是渎职些日子顶着陛下责罚,也定要当一当这海盗!”

    朱棣反复思量一二,觉得可行,当即拍板,

    “如此合兵一路,11条战舰,先火速捣毁小琉球之倭寇据点,再扑吕宋,最后是琼州!”

    “本王回京,将涉及此次事件的国贼一窝端了,同时安排人在福建,广东两地秘密接应你等缴获的物资,并供给船上所需。”

    蓝玉当即拱手道,

    “人呢?殿下,您还没说哪些人可以参与其中!”

    言外之意您不安排我蓝玉,那也太不够意思了。

    朱棣嘴角抽搐,考虑一番道,

    “此番茫茫大海当熟悉水性,这样,我大舅哥隐去名讳,做一回大当家,蓝玉你做二当家,其他你们自行任命,但必须隐去名讳,旗帜,也不得着将领甲胄。”

    “大舅哥,你交接好水师营寨的事务,再抽调水师20艘空船充当舶运。”

    一众人当即乐开了锅,纷纷讨论着番号,旗语等。

    朱棣拉着陆长生走出舰楼。

    “老弟此番有何打算?”

    陆长生也不隐瞒,

    “去倭国一趟,”

    不等朱棣再问,直言不讳道,

    “光威海一隅之地每日几万斤的鱼获哪里够大明百姓食用。”

    “此番去倭国并非为金山银山,而是那里山区众多,有太多的高大灌木,一应矿产丰富,我去多造些渔船回来。”

    “大明沿海这么多城池,若都有大型渔船能赴远海捕鱼,大明百姓才能更快地过上好日子啊!”

    朱棣仔仔细细打量一番陆长生,像是要将其整个人烙印在心底,躬身一礼,

    “朱棣替大明百姓谢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