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抗战之随身空间最新章节!
和小林上尉有同样心思的不止一人,那些开车的日军司机,包括坐在最前面和最后面一辆车上,负责护送的那一小队日军士兵,也一个个跳下车来,踢腿伸腰的活动开了,还有些日军士兵,在路边就解开裤子撒起尿来。
活动了一下身体的小林正南没有留在原地,车队前面的一阵吵闹声将他吸引走向前面。
此处马上就要进入山区了,车队距离那些丘陵山区也就七八百米的距离,远处山口附近的炮楼在这里都看得一清二楚,炮楼顶上日本膏药旗还在随风飘扬,显示这里的平安无事,难怪那些下车的日军士兵都很随意和放松,自己人的据点近在在迟尺,安全是大大的。
绕过几辆汽车后,小林就看到了前面发生的情况。首先看到的是已经从坦克战车里面出来的田中少尉,正在和面前的几个日军士兵大声争吵着什么,围在少尉跟前的人有七八个,田中显然是落入了下风。
再往远处看,公路上有大约一个中队的日军士兵,正三三两两地坐在公路上,挡住了车队的去路,难怪车队会停下来。
此时已经有一些田中手下的士兵,见自己的小队长被人围住了,有几个士兵也纷纷走上前去,声援自己的官长。小林见状也赶忙上前,一来想问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二来也是想阻止双方,别发生什么冲突。
走到近前,才看到和田中少尉发生争吵的是一位中尉军官,见到小林到来,那位中尉和田中赶忙立正敬礼。
经过一番询问,小林正南才得知这里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中尉军官叫铃木太郎,是第一〇八师团工兵联队的下属步兵部队,奉命前往长治地区修建据点,联队的汽车和马车全部被用来运输建筑材料和一些设备,没有办法将所有的人全部拉走。
根据铃木中尉的话,联队的车辆只能将重要的工兵运走,不怎么重要的步兵只能自己步行前往目的地。他这一个中队的日军走到这里已经是精疲力尽,原地休息时恰好遇到了自己一行人的车队,所以就拦住去路,希望能够搭个便车了。可这个要求却被田中少尉拒绝了,于是两人才争吵起来。
这一行拦路的日军自然不是什么一〇八师团工兵联队的,正是石梁的北小队,假扮日军中队长的是特种大队第三小队的小队长袁富强。石梁因为身体魁梧,没有办法冒充小日本,只能人身材瘦小一些的袁队长来冒充。
身为特种大队的小队长,袁队长的小日本话自然是过关的,一阵忽悠之下眼前的所有真鬼子全部都相信他是自己人,没有多想。
在铃木中尉苦口婆心的一番说明和要求之后,出于军医官的好心,小林正男军同意了让这伙自己人搭便车的要求,反正十六辆汽车上,除了司机和那一小队护送的日军士兵,基本上都是空车,拉一百余人绝对没有问题。
解决完事情的小林上尉吩咐前面的田中继续开路,他自己也回到原先的汽车驾驶室里,让司机开车跟上,至于那一百多一〇八工兵联队的士兵,就如他们自己随便上车就好了。
也多亏石梁他们今天遇到的两个日军军官的只是下层军官,小林军医官只知道做手术,对医院之外的环境了解甚少,属于独立第三混成旅团中抽调出来做护送任务的田中少尉更是第一次上战场,战场对敌经验缺乏。
要是两人战场经验丰富一些,警惕性再高一些,心思再细一些,就能从眼前日军士兵的军服肩章上面看出问题。日军步兵的肩章是红色的,工兵则为浅褐色,眼前这伙说自己是工兵联队的人,肩章却是红色的步兵肩章。
还有,可能是因为那些士兵都还坐在公路边上休息,没有起身,每一堆休息的士兵身后,都有一些用雨衣遮盖的装备,如果有人掀开雨衣的话,就能看的雨衣遮盖的竟然是迫击炮和一些日军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口径机枪。
可惜,小林上尉和田中少尉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之前是因为距离远没有看到,车子行驶到近前时那些坐着的士兵大都站了起来,完全遮挡住了车里人的视线,坐在驾驶舱里的两人就更加地看不到了。
前面车上小林上尉,透过驾驶室车窗上的后视镜,看到那些士兵从自己后面第三辆车开始伸手示意时,嘴里还嘀咕了一句,“这些家伙反应真慢,都不知道前面两辆车也是空车!”
小林哪里知道,这是后面那伙“日军”故意为之的。等前面三辆汽车驶过后,扬起的烟尘在公路上四散,摸黑的视线里,一百多日军士兵分别拦下了后面的车辆,开始上车。
这期间,没有人注意到路边的日军士兵将一些大家伙抬上了车;所有汽车驾驶舱的门被打开,副驾驶位上的日军士兵被野蛮地扯了下来,在几声喝骂中乖乖的去后车厢,随即副驾驶位上挤进去了两个人,两个假冒日军的特种队员。
也没有人注意到,最后面拉有护送日军士兵的两辆汽车在停下来之后,后车厢一下子就爬上去了十几个人,不顾车上日军士兵的喊骂,将车厢塞得满满当当。坐在驾驶室里的日军曹长见状立即打开车门,准备将这些人赶下来,谁知刚一下车,就见一个少尉军官站在自己面前看着自己,然后,然后这个日军曹长就乖乖地爬上了后车厢,将驾驶室的位置留给了少尉军官。
小林上尉更加不知道的,他前面走之后,后面车队里又有三辆汽车在经过据点门口时,被据点里面出来的日军给拦下了,汽车最后被开进了据点,在据点里装载了不知知什么东西之后这才又开了出来。
见自己的部下顺利地搭上了便车,留在山脚附近公路边据点里的石梁终于松了口气,这是大家昨天晚上想好的计策,现在终于实现了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