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建州女真

回首风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大明正统1442最新章节!

    瓦剌军队在战斗力上与明军精锐,可以说是不分上下。有一战之力。

    在野战上面瓦剌军更胜一筹。

    但是瓦剌在经济上的薄弱,根本没有办法与大明比。

    就大明来说,这样的战事消耗,根本不算什么?

    内阁一直对朱祁镇大举用兵持反对,或者说是谨慎态度,但是对海西之战,内阁从来没有发表过意见?

    为什么?

    就是因为曾经以三杨为首,所反对的是太宗皇帝动则五十万大军出关,这种烧钱的举动。而不是区区数万兵马战事,而且就在边境附近,运输线并不长。

    唯一对海西每年的拨款有一些不爽而已。

    这一战的开支,在朝廷看来,根本不算是大举用兵。如果说朱祁镇保证今后战事规模能维持在这个烈度。

    杨溥都能死而复生了。

    正统十一年(1446年),杨溥在老家去世,年七十五。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

    但是也先就不一样了。

    也先在巩固地位之后,为什么一直征战,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重新确立自己的威信,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以战养战。

    西域的物产,丝路的贸易,奴儿干的物产,已经各地的人力物力,等等,都对瓦剌脆弱的经济,有很大的帮助。

    更不要说,用各部的名义与大明进行朝贡贸易。

    这也是一个赚钱的买卖。

    面对海西城久攻不克,瓦剌后勤上的缺点就暴漏无疑了。

    这么多张嘴,吃谁的?

    本来富裕的建州女真,在这一场战事之中,已经将多年积累的家底都消耗一空了。

    更不要说,而今已经是秋天了。辽北的冬天来得特别的早,如果不做准备的好,这十几万大军,可能没有败给明军,却败给天气了。

    虽然大家都是在苦寒之地,对寒冷的承受能力是比较强的,但是谁也不看小看,大自然的力量。

    而且此战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大明,明面上可以说节节败退,损失大片土地,瓦剌可以说是大胜了。

    但大军回去也都需要时间的。

    所以而今就要做出决定了。

    也先也知道众意难违,而且也先也不愿意在这里耗下去了。

    其实,如果也先下足了本钱,海西未必不能攻下来。但是要知道这是海西不是北京城。损失五、六万人马得到一片废土,不值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如果全军覆没,攻下北京城,那这是可以的,因为,这样的话草原就是他也先的,想要多少士卒都可以。

    但是对海西城的发展,也先也是要做限制的。

    扶持李满住。

    也先当初承诺李满住的事情,统统答应下来,并从北边迁徙过来,不少部落,将这里的土地与草场分给他们。

    让他们听从征东行省平章,海西王李满住的命令。

    增添了不少部落之后,李满住麾下一下子有数万人马之多。毕竟北边苦寒,甚至比海西这边更冷。他们自然愿意南下了。这些人也是敢拼命的。有瓦剌的震慑,他们不敢违背李满住的命令。

    不过,也先给李满住这个多的好处,也是要提要求的,要求就是限制海西镇的发展,最后是将海西镇堵在海西城这一隅之地。

    不要干涉东边的战局。

    对李满住给了这么大的好处之外,也先还自讨腰包赏赐了兀良哈,已经从征的女真各部。

    也先虽然蛮横,但也知道,如果胜利了。这些赏赐不用多给。但而今打成夹生饭了,想要让下面人卖命。

    就好好给些好处。

    否则下一次就不好征召了。

    本来,也先还想在这里停留数日,而此刻甘肃战事传到了也先的耳朵之中,听闻哈密卫到嘉峪关之间,一下子变成了无人区。

    也先心中恼怒非常。

    在他看来,南朝所为根本就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这几万人丁,在两国之间,并不算什么?

    即便一直说草原之众不当中原一郡,但是瓦剌所统辖的人口,或许不足千万,但是决计是数百万级别的。

    几万人丁,还不看在眼里。

    他所看重的却是哈密与嘉峪关之间的贸易。

    这一带变成了无人区,或许并非真正没有人。但是西域与朝廷的朝贡贸易恐怕会艰难的多。

    在也先看来,这或许是大明要斩断朝贡贸易前声。

    也先心中暗道:“看来,我真该回去了。”

    对瓦剌来说,任何一项收入都是宝贵的。也先在这一次海西之战后,认识到了大明的军队虽然可以一战,却并不是不可战胜,更深刻的认识到瓦剌与大明之间国力上的差距。

    也先要想办法修复一下关系。

    在时机并没有到之前,不会与大明真正决战。

    至于时机在什么时候,在时机到来之前,谁也不知道。

    也先下令各部从海西城下撤离。但是李满住带领各部人马,依旧守住了长围。似乎要维持之前的局面。将海西城给困在其中。

    如此一来石亨请战之声,更加激昂起来。

    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可乘之机。

    即便是焦礼也未必没有心动之意,但是他想来想起,还是放弃了。

    无他,海西的本钱太薄弱了。

    区区三万战兵而已。对方是长围一直修到了海边,还有各种攻城器械,那些回回炮什么的并没有带回去,都留在这里。

    为建州女真所用。

    焦礼怎么安抚下面的将士,他用出一招请旨。派一艘船带着海西之战前后因果的奏疏,送到了朝鲜。

    朝鲜方面不敢怠慢,立即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师。

    这是海西围城以来,第一封奏疏。自然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对于也先退兵,海西城外只有女真各部。不仅皇帝,朝野上下一眼就嗅到了战机。朝廷与瓦剌决战,或许有些悬念,但是打不了区区建州女真吗?

    但是而今,建州女真一脉,还是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

    叛徒比敌人更可恶。

    不过是古今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好消息。”朱祁镇心中暗道。具体怎么打建州女真,朱祁镇就不多想了,英国公他们会安排妥当的。

    朱祁镇继续看下去,忽然脸上有些哀色,却是他看到亦失哈病死的消息了。

    这个消息,焦礼敢在海西隐瞒,但是万万不敢隐瞒朝廷的。

    朱祁镇想起他第一次见亦失哈,还是刚刚登基的时候。亦失哈这位老臣功绩累累。不过朱祁镇最在乎的,其实并不是建立海西镇,做出了经营辽北的第一步。

    而是辽东的水稻种植打开了局面。

    虽然而今在辽东水稻种植,还不是太普遍,但是已经有一部分土地开始种植水稻了。

    只是,这水稻的种子都是从朝鲜而来的,亩产上似乎比江南的水稻要差一点。但是依旧比小麦高多了。

    虽然更好的稻种还在培育之中,这种培育或许需要几年几十年,但是即便如此,辽北平原开拓的一些条件已经或多或少的成熟了。

    朱祁镇一直属意亦失哈掌控开拓辽北,毕竟亦失哈对辽北非常熟悉,而且开拓海西之事,做的也不错。

    但是朱祁镇却忘记了,人世间最根本的规律。

    人是会死的。

    这位老臣的死亡,朱祁镇只觉得断了一臂,整个心思都空落落的。微斯人,则辽北何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