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 55 章

瑜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红楼之林家继子最新章节!

    ("红楼之林家继子");

    贾琏闻言,

    不禁心中苦涩,“林表弟,我跟你不同,

    你会读书,

    有才华,而我无才无能,

    又虚度了多年时光,如今想要上进,

    都不得其法。回京之后,

    我也曾想过我要做什么,可思来想去,

    我发现我什么都做不了。”

    林瑶看着贾琏,半响无言,摇头叹气,

    “是我多事了。”

    他也是看在太太的面子上,

    想拉贾家的人一把,

    省的小辈里头一个能鼎立门户的都没有。

    原本能当皇妃的贾元春,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多了一个他的缘故,竟被恩放出宫,

    她被封妃的剧情可想而知是不会再有,

    她都快二十的人了,想要找个门当户对又合适的夫婿,那可不容易。

    不过贾元春好歹在宫里做过女官,女官和宫女是有区别的,或许因着这层关系,她嫁出去之后也不必担心会被夫家挑剔。

    毕竟这位元春姑娘是因为贤孝才德而被选入宫做女官的。

    德行操守方面,没有人可以指摘。

    元春没了做皇妃的命,

    贾家又没有才能出众的男丁鼎立门户,早晚是要衰败下去的。

    荣国府毕竟是太太的娘家,若是败落了,太太心里恐怕不会好受。

    林瑶也是想着,贾琏他还看得顺眼,能拉一把是一把,如果能把宝玉的风头压下去,那最好。

    谁知道贾琏这样没志气,林瑶刚升起的帮扶之心,也都散了。

    罢了,烂泥扶不上墙。

    似乎是知道他的回答让林瑶不高兴了,贾琏路上没有再闲聊,只安安静静的带路,到了二门,贾琏便止步,门口有丫鬟来接。

    林瑶便跟着丫鬟进了荣庆堂。

    “林大爷来了!”

    丫鬟朝着门里喊,林瑶隔着老远就听到屋里传出的笑声。

    屋里安静了一瞬,旋即就有人来打帘子,“林大爷可算来了,老太太刚还念着您呢,快请进。”

    这丫鬟长得还算俏丽,笑起来愈发好看,不过林瑶见惯了美人,倒也不稀奇,低声谢过,林瑶进了屋,屋里坐满了人。

    林瑶最先看到的是坐在上首中央的银发老太太,能坐在这里,毫无疑问就是荣国府的老太君,贾史氏,也就是他家太太的生母。

    老太太两侧坐着两个孩子,左手边是个穿着大红色箭袖的男孩儿,年龄看上去比他略小,看他跟太太坐的这么近,想必就是老太太最宠爱的嫡孙贾宝玉了。而右手边的,正是他的妹妹,林黛玉。

    除此之外,左右两侧也坐着人,右侧首位坐着贾敏,贾敏下方还坐着两个年轻媳妇,左侧坐着两个贵妇,想来是两位舅母。再就是一众站在身后伺候的丫鬟婆子们。

    当真是乌泱泱一堆人,全盯着他。

    林瑶被盯得背心冒汗,面上却带着浅浅的微笑,上前行礼,口称外祖母。

    贾母在林瑶进门时就开始打量他,不得不说,林瑶生了一副极好的相貌,贾母自问他们家的儿孙们都生的好,可林瑶的相貌如今还没长开,就已经是一等一的俊俏,再过个两三年眉眼长开了,不知是何等风华。

    “好好好,好孩子,近前来,让外祖母好好看看。”贾母笑呵呵的对他招手。

    林瑶心道,看起来好像没有对他有什么不满,他心里想着,缓步上前,“外祖母。”

    贾母拉着林瑶上看下看,越看越喜欢,转头对贾敏笑道,“这孩子长得真好。”

    贾敏见母亲这样喜欢林瑶,心里却有些不安,撑着笑道,“是呢,阿瑶素来长得白净。”

    “长得好,又聪明,我真恨不得是我们家的呢。”贾母笑呵呵的又道。

    贾敏面色神情微僵,旋即笑道,“母亲说笑,这不是还有宝玉吗?”

    提到宝玉,贾母被引走了注意力,笑着道,“是呢,阿瑶,来,见过你宝玉弟弟,你们年纪差不多,应该更有话聊。”

    林瑶看了眼老太太身边的贾宝玉,就见贾宝玉痴痴的盯着他,不知在想什么,林瑶被他这目光盯得头皮发麻,收回目光,对老太太笑道,“这位就是宝玉兄弟吗?前两年琏表哥来扬州的时候,就听他提过,今日一见,果真不凡呢。”

    听林瑶夸宝玉,老太太更高兴了,笑着对宝玉道,“宝玉带表哥去隔壁玩好不好?”

    “好啊,”宝玉似乎早就在等老太太这么说,立刻就高兴的应了下来,他盯着林瑶,笑道,“早前听林妹妹说,林表哥长得好,我还不信,今日一见,我才知道,世间竟有林表哥这等神仙人物。”

    他做什么了?就成了宝玉嘴里的神仙人物?

    林瑶满脑子疑问,面上却只能笑着道,“宝玉谬赞了,我愧不敢当。”

    “林表哥千万别客气,走走走,我带你出去玩。”贾宝玉起身拉着林瑶就往外走。

    林瑶:“???”

    一不留神,林瑶就被贾宝玉拽了出来,然后去了偏厅。

    “林表哥请喝茶。”

    林瑶接了茶,笑道,“宝兄弟为何对我这般热情?”

    “我见了林表哥就心里舒坦,林表哥在家里都玩些什么?闲暇时,不如我们一道出去玩?”

    对于宝玉的邀请,林瑶实在适应不来,他淡淡笑道,“我回京前,老师给我布置了许多功课,年前估计都没有多少时间出来玩,对不住宝兄弟了。”

    闻言,宝玉有些失望,旋即又来了兴致,“林表哥如今来了京城,不知在哪里读书?我们家有家学,若是林表哥不介意的话,可以到咱家的家学上学,我们也好一起作伴读书。”

    林瑶抿了抿唇,觉得这话风有些不对头,当即歉然的笑了笑,道,“要叫宝兄弟失望了,我有老师,不能去你们家学读书,宝兄弟的好意我心领了。”

    “有老师?”宝玉疑惑的道,“林表哥的老师也跟着来京城了?”

    “这倒没有,我老师在扬州创建了一座书院,他走不开。”林瑶解释道。

    “既然林表哥的老师不在京城,想来也不能继续教你,林表哥为何不来咱们家一起读书?”贾宝玉居然还没死心。

    林瑶吸了口气,略感头痛,却又不好翻脸,毕竟贾宝玉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

    “虽说我的老师没有来京城,但已经提前给我布置了课业,学习进度倒不必担心,何况……不是我挑剔,以我如今的水平,贾氏家学的先生恐怕教不了我。”这并非林瑶自傲,他已经考中秀才,贾家的家学除非有考中了乡试的举人,否则是教不了他的。

    而贾宝玉显然不理解林瑶的意思,“这是为何?”

    见他追根究底,林瑶也就不客气了,“回京前,我刚考完院试,现如今已是秀才之身,贾氏家学我也听说过,现如今授课的先生,是贾代儒老爷子,老先生虽有功名在身,亦是当世老儒。但我的老师是我父亲的同年,更是状元之才,我想……老爷子应该没考过状元吧?”

    贾宝玉闻言愣住,旋即羞愧,“是我莽撞了。”

    “宝兄弟如今在读什么书?”林瑶不想听贾宝玉东拉西扯,便转移话题。

    贾宝玉其实并不爱读书,只不过面对林瑶,他却不好意思说那些不着边际的话,只老老实实的回答,“正在学四书。”

    “那我考考你学得如何。”林瑶心思一转,微笑道。

    贾宝玉呆住,内心想拒绝,可是问他的是林瑶,他又拒绝不了长得好看的林瑶,只能应下。

    林瑶见他应下,有些意外,印象中贾宝玉很厌恶经济仕途,按理来说,他这样考科举意在经济仕途的林表哥,应该会遭到贾宝玉的嫌弃,可这贾宝玉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对着他,竟是有些言听计从。

    林瑶捡着简单的问题考校贾宝玉,贾宝玉答得还算流利,林瑶一点点增加难度,贾宝玉渐渐地就答不上来了,双颊越来越红。

    “我……我不知道。”贾宝玉终于答不上来了,他有些佩服林瑶的学识,又有些在林瑶面前丢了人,羞愧得脸颊通红。

    往日他自持聪明,满嘴胡说八道,歪理能气得他老爷拿棍子打人。

    可到了今日,他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有学之人。

    要是能同林表哥一起读书,应该能大有进益吧?

    宝玉忍不住想道。

    林瑶却不知贾宝玉在胡思乱想什么,见他终于答不上来,便道,“宝兄弟不必气馁,你这样的年纪,能学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只要你认真向学,假以时日必能榜上有名。”

    察觉到贾宝玉对他态度有些诡异,林瑶专捡着宝玉不爱听的话说,像这样榜上有名的话,绝对是戳了贾宝玉的肺管子。

    果然,贾宝玉一听就皱起了眉,不过却没在他面前撒泼,只闷闷的问林瑶,“读书就一定要科举吗?一定要做官吗?”

    林瑶被问得一愣。

    其实……论起来,他对科举入仕也没什么执念,只不过是迫于时代的限制,只有读书才能不被人欺辱,林瑶才这样上心。

    要说他对做官有什么野心,那真是一点都没有。

    他垂眸沉思半响,叹道,“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得已,林家百年书香之族,绝不能断送在我的手里,这是我必须承担的责任。”

    “责任?”贾宝玉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老爷只逼着他读书上进,不然就骂他孽障,而太太和祖母只盼着他身体康健,他有时候偷懒不肯读书,老太太和太太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

    贾宝玉是被千疼万宠长大的,脑子里从未有过责任这两个字。

    一时间,他愣在了原地,陷入沉思。

    可想了半天,他也没想明白,“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要承担?”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很多人都说,正门不走可以走侧门。

    这里要解释一下古代大门的修建规制。

    只有王府一级的,才有侧门,古代王府是五间大门,五间大门不是说有五个门,五间大门又称五间三启大门,就是说有五个房间宽的三个门,中间是正门,旁边是侧门。

    而国公府,是三间大门,又称三间兽头大门、三间一启大门。就是说,有三个房间宽的大门,一启就是只有一个门,而不是说有三个门。

    荣国府和宁国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也即是说,只有一个门,就是正门。除了正门,就是正门旁边另开的东角门和西角门。

    这两个角门就是供府里的人进出的,并不是说,是专门供下人进出的门。

    如果还有不了解的,可以百度一下大门为什么不可随便开,在古代规矩很多很多的。

    2("红楼之林家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