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十大猛人

雪梦江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Q小说网 www.3qbook.com,最快更新我不想当崇祯最新章节!

    毛文龙就这样被一炮打死了。这是朱明万万想不到的结果。

    他想当一个金牌调解员,却一点儿都没用上。

    等战斗一结束,听闻皇上召见,袁成换、袁可立、孙元化立即前来拜见。

    袁成换的心态此时早已经炸了,这一回恐怕彻底要完蛋了,毛文龙被打死,后金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入关是迟早的事情。虽然人不是他杀的,但一切的缘由都由他引起,怎么算都是罪魁祸首,将来若是问起罪来,一样会被千刀万剐。

    “臣袁可立、孙元化、袁崇焕叩见陛下。”三人一起跪拜。

    看着三人,朱明微微叹了口气,难道真是天命不可违?

    没能救下毛文龙,朱明觉得有些可惜,甚至有些担忧,可惜的是皮岛这块地方即将要分崩离析,担忧的是将来会出现三个投靠清国的大叛徒。

    朱明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无奈,尽管提前知道了结局,百般想要去改变,最后却依然没能阻止,这种无力挫败感让朱明很不舒服。

    人定胜天?

    朱明摇了摇头。挽救大明,恐怕到最后就是一个笑话。

    朱明看着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袁崇焕,之前面试的好印象立即烟消云散:“都起来吧。”

    “谢陛下。”袁可立、孙元化快速站了起来。他们觉得今天护驾有功,应该能受到皇上的嘉奖。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朱明早心里把他们两位帮倒忙的老大人骂了十八遍。

    这一次,他就想以德服人,彻底降服毛文龙为己用。结果却是,毛文龙都还没参加面试,就被淘汰了。

    最后,袁成换低着头,奋力往上抬着眼皮,瞟着皇上铁青的脸色,才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

    他不敢抬起头,甚至把头低的更低,暗暗思索着不如趁机辞职,回家种地。

    “袁爱卿,朕刚刚把辽东托付给你,毛总兵却死了,他麾下的三位大将军也反了。你该如何向朕交代?”

    袁成换再次叩首:“请陛下开恩,臣已经知罪,也有自知之明,臣才疏学浅,做事鲁莽,担当不了蓟辽督师的重任。恳请陛下恩准,让臣卸甲归田!”

    朱明瞅了他一眼,心里微微有些生气,你干的不好,一甩手走人了,把烂摊子交给朕,让朕给你擦屁股,想的美!

    朱明脸色一板:“朕曾经告诫过你们,尔等做事要有始有终,有头有尾,况且事情全是你搞出来的,你却尥蹶子不干了,让朕怎么办?朕驳回你的请辞,辽东之事若是再处理不好,就等着千刀万剐吧!”

    听闻此言,袁成换欲哭无泪,这都是些什么事啊,他本来就不想干这份苦差事,偏偏那群老大人推举他,让他往前冲,如今倒好,朋友没交成,差点儿还被反杀,等将来后金入了关,兵临城下之时,他的脑袋肯定搬家了。

    袁成换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难道请辞也不行吗?“陛下,臣真的无才无能,不堪大任。求求您放过臣吧。”

    袁可立和孙元化两位老大人对视一眼,甚觉奇怪,既然皇上看中了你,委以重任,那个臣子不是兴高采烈,感激涕零,轮到袁都督你,却是推三阻四,愁眉苦脸,就跟要杀你的头似的。

    孙元化微微施了一礼,劝说道:“袁都督,陛下器重你,你却百般推脱,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一番培养之心?”

    袁可立也插嘴道:“陛下隆恩浩荡。半月之前,孙承宗老大人不怕千辛万苦,三顾茅庐,老臣十分感动,才决定重出庙堂,辅佐陛下建立丰功伟业。既然袁都督心中有平辽之策,应当竭尽全力,誓死报国才是。”

    袁成换哑口无言,你们这是不知道结局,要是我给你们剧透了,一个个还辅佐出山,肯定摇头如拨浪鼓。

    比如孙元化,就是被温体仁给冤死了,还有袁可立,早早的辞职回家种地,是结局最好的一个,其他的像卢象升、孙传庭等等几位猛人,哪一个不是死的很悲壮。

    这些比算卦先生更靠谱的算命结果,袁成换自然是不会说的,就算说出来,恐怕也没人相信,只是既然已经知道了结局,如果不能改变,自然是去凶化吉,趋利避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陛下,臣的请辞之心,固若金汤,还请陛下恩准。”袁成换再三请辞。

    一而再、再而三的请辞逃避,让朱明诧异了,哦豁,没有发现,袁督师竟然是同道中人。不过,剧本有些不对呀,当初凭借吹牛皮,做官如火箭,一路高升,现在反而再三请辞,这脑子有病吧?

    当初袁崇焕被召见的时候,身份是平民,按照惯例,复起也得有个级别,先干个主事(处级),过段时间再提拔,比较合理。

    然而袁崇焕收到的第一个职务,直接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

    兵部左侍郎,仅次于兵部尚书,相当于是兵部的二把手。而都察院右都御史,是二品官。

    如果从九品算,也就是说,在一天之内,一身布衣的袁崇焕就连升七级。

    袁崇焕当时还没缓过劲来,往京城赶的途中,又等来了第二道任命。

    这一次,他的职务更是变成了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

    督师,是一个很大的官,非常大。

    兵部尚书已经很牛了,但最牛的官职,是后面的——督师。

    刚开始明朝的地方官,最大的是布政使、按察使和指挥使,为了防止互相扯皮,后来由皇帝下派的特派员统一管理,这个特派员就是巡抚。

    鉴于人员混杂,巡抚有时候也摆不平,就只能派更高级的特派员管理巡抚,即为总督。

    到了天启年间,局势更乱,连总督都搞不定了,就派特级的特派员,比总督还大,即为督师。

    换句话说,督师是明代除皇帝外,管辖地方权力最大的官。

    这个官,当初朱明不想给,那一群老大人苦口婆心,认为既然面试合格,就应该给,而朱明那个时候一心想要逃离京城,也就答应了。

    现在,袁督师一味请辞,不得不让人惊诧。

    如此做派,脑子不是驴踢了,就是被门夹了,或者灌了水,更或者发烧到了四十二度。

    “请问爱卿为什么再三请辞?”朱明十分好奇。

    “臣……”袁成换心念急转,没有想到很好的说辞,只能很诚实地回答:“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干的不爽。”

    一针见血。

    辞职的理由总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只有这两点才最真实。

    朱明很喜欢这个回答。

    “难道你不相信朕?或者你不相信朕会是一个好皇帝?”

    忽然之间,朱明感觉自己确实不是一个好皇帝。

    “陛下,臣今日斗胆建言,陛下若真想励精图治,就要相信朝中的几位能臣猛将,万万不可轻信小人谗言,遇到大事,举棋不定,左右摇摆。臣实话实说,还请陛下恕罪。”

    袁成换其实很敬佩崇祯的勤政风格,是明朝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没有之一。

    即便是这样,也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治理国家,首先要学会用人。崇祯最大的缺点就是频繁换将。

    内阁大臣换了一茬又一茬,不行就换,再不行就杀。

    这一番真诚建言,果真让朱明沉默了。

    “陛下,臣在无聊之时,以十位能臣猛将作了一首诗,献给陛下,当臣辞去之后,希望陛下取长补短,重用他们。”

    说罢,袁成换从袖口之中掏出一张羊皮纸。

    王恩生将其拿了过来。

    朱明展开,上面有十行方正有力、大方简洁、干净利落的行书,准确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首诗:

    “大明猛人第一位,国之栋梁孙承宗。

    大明猛人第二位,阎王都怕卢象升。

    大明猛人第三位,名存实亡传庭死。

    大明猛人第四位,十面张网杨嗣昌。

    大明猛人第五位,勇而有谋曹文诏。

    大明猛人第六位,平剿流寇洪承畴。

    大明猛人第七位,车厢峡谷陈奇瑜。

    大明猛人第八位,桀骜不驯左良玉。

    大明猛人第九位,孤军奋战赵率教。

    大明猛人第十位,真真假假祖大寿。